第528章 广府灯火里的双向奔赴

穿越到1976年成痞儒 饮荡吹君 加书签

惠爱酒楼的霓虹渐次熄灭时,青石板路上响起竹扫帚与铝制饭盒碰撞的细碎声响。

阿勇攥着梁少颜的手,指尖还残留着庆功宴上碰杯时溅落的米酒温度,三十余名知青踩着月光,朝广府特色一条街的骑楼群走去。

阿勇与梁少颜和其他的三十多个知青回到广府特色一条街收执工具。

阿勇便集中大家做了一个凌晨的精神传达。您们当中如果有熟悉广府饮食传人的,可以带薪学习并且由服务社垫付拜师学费。旨在能够提高以后的广府饮食街的广府美味的出品质素。如果学师成功可晋升店长并除了领工资外还参与店里赢利分红。众知青听了,纷纷表示去寻师问道热情高涨。

"阿勇哥,真能把失传的虾饺皇做回来?"扎着红头绳的阿珍晃着沾满面粉的围裙,眼睛亮得像刚出锅的虾饺。人群突然炸开锅,几个男知青争执着:"南信双皮奶的老师傅连亲孙子都不传手艺!莲香楼的鸡仔饼秘方早锁进保险柜了..."

阿勇跃上街边石墩,汽灯将他的影子投在斑驳的砖墙上。"各位兄弟姐妹!"他抖开泛黄的《广府名厨名录》,纸页间滑落半张老照片——1946年永庆坊早茶宴上,二十四节气点心在檀木食盒里泛着温润光泽。"陶陶居的鸡仔饼要过七道木槌,泮溪酒家的冬瓜盅得用荔枝木炭煨足三时辰..."他的声音在骑楼回廊间回荡。

梁少颜打开手电筒,光束扫过墙上新贴的《广州日报》剪报:"上个月我们走访了八位老师傅,他们的灶台里藏着半世纪的火候。"她顿了顿,从帆布包摸出叠得整齐的拜师帖,"服务社承诺,学成后不仅能当主厨,还能把这些手艺刻进招牌。"

戴眼镜的知青老周突然举手:"我表舅公在大同酒家守了三十年宵夜摊,只是他腿脚不便..."话音未落,阿勇已经跳下来:"明天下工后,咱们带着笔墨纸砚去拜师!把老人家的手艺一字一句记下来!"

夜风掠过骑楼雕花窗棂,将讨论声卷向街道。

"各位!"阿勇突然扯开嗓子,声音惊飞了屋檐下的夜枭,"我们要做的不是普通饭馆!"他猛地掀开帆布,露出墙上贴满的广府美食老照片——泮溪酒家的雕梅鸭、陶陶居的鸡仔饼,还有泛黄报纸上记载的失传菜谱。"阿勇放缓语气:"我打听到,清平路的陈阿婆会做失传的娥姐粉果,她儿子移民澳洲,正愁手艺没人继承。"他掏出叠得整整齐齐的拜师帖,"服务社已经谈妥,学成后不仅能当主厨,还能把陈阿婆的手艺写进招牌。"

梁少颜注意到人群中戴眼镜的知青小林眼睛发亮,此刻正盯着墙上的《广州日报》旧闻——1932年陶陶居名厨的专访。她轻轻扯了扯阿勇衣角,他立刻会意:"小林,你跟着我跑一趟?听说陶陶居老掌柜的关门弟子在东山口开私厨。"

散会后,月光把青砖路染成银色。阿勇和梁少颜并肩收拾工具,竹篾编织的蒸笼在地上投下菱形影子。"其实我还有个想法。"梁少颜忽然开口,从帆布包里摸出本手抄菜谱,"我外婆会做泮塘马蹄糕,用的是祖传的九蒸九晒法..."她话音未落,阿勇已经握住她的手,眼里的炽热比汽灯更亮:"改天必然去拜访老人家,把马蹄糕技艺学到!"

他们手牵着手走过惠吉路口,目光投向街尾那扇半掩的朱漆木门。门缝里飘出的罗汉果甜香混着中药苦韵,在夜风里织成若有似无的网。

"那是仁信老铺的传人。"她压低声音,帆布包内的笔记本边缘硌着阿勇手背,"他熬龟苓膏要用二十三种药材,其中三味必须在子时采撷,连搅拌的竹棍都得是肇庆老竹..."话音未落,木门后传来瓷碗相碰的脆响,佝偻的身影映在雕花窗棂上,正用铜勺轻轻敲打药罐边沿。

阿勇望着那扇门斑驳的铜环,忽然想起白天在档案馆查到的资料——仁信老铺曾是十三行商贾最爱的消暑圣地,直到店主失明才渐渐隐入巷陌,等咱们把陶陶居的鸡仔饼配方谈妥,就带着整套石磨和新采的药材,去拜会这位老师傅。"

梁少颜从口袋掏出张泛黄的剪报,1937年的《广州日报》边角已经发脆,标题《西关盲公秘制龟苓膏,解暑神效传三代》的铅字下,手绘着药材配比图。"我外婆说,老铺最绝的是用荔枝木灰点化的凝结技法。"她将剪报仔细折好,塞进阿勇工装口袋,"咱们不仅要学手艺,更要把这份匠心刻进广府饮食街的青砖里。"

远处传来更夫梆子声,阿勇揽过梁少颜肩头,两人的影子在骑楼墙上叠成剪影。木门后的药罐咕嘟作响,盲公陈布满老茧的手正揭开锅盖,氤氲热气中,二十三种药材的香气漫过整条老街。

月光顺着骑楼雕花栏杆淌下来时,梁少颜正踮着脚往墙上贴泛黄的剪报。这个动作她再熟悉不过——曾经在父亲书房整理账本时,也是这样小心翼翼抚平边角翘起的纸张。不同的是,此刻指尖触碰的不是股票凭证,而是1946年旧报纸上关于泮溪酒家古法冬瓜盅的报道。

阿勇顺着回形木梯走上梁少颜的卧室时,正撞见她眯着眼核对《西关老字号名录》。昏黄的电灯在她发梢镀了层暖光,书桌上露出账本扉页密密麻麻的字迹:从南信双皮奶的水牛奶配比,到大同酒家宵夜档的秘制卤水配方,连各家名厨的脾气秉性都标注得一清二楚。

"你什么时候..."阿勇的话被突然吹来的夜风揉碎。梁少颜跳下木凳,帆布包里倾泻出十几张手绘地图,每张都用红笔圈着不同的街巷——荔枝湾的艇仔粥摊、十三行的腊味铺、永庆坊的竹升面作坊,像撒在青砖路上的星火。

"那天你在棚子里说要做广府美食街。"她弯腰拾起被吹落的图纸,发梢扫过阿勇手背,"我就想起父亲常说,做生意要眼观六路。"话音未落,阿勇已经看见她虎口处的茧子——那是连日抄写资料被钢笔磨出的痕迹,与曾经握惯翡翠镯子的手判若两人。

梁少颜反复斟酌着给清平路陈阿婆的措辞,笔尖悬在"愿以三载学徒之礼,传承娥姐粉果技艺"的墨迹上。窗外飘来隔壁知青哼唱的粤剧小调,她忽然想起初从插队回到广府时,阿勇与她惠爱酒楼相遇重逢时的情景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小说推荐:【笔趣阁】《锦宫春暖》《撞星》《诸天:从九龙拉棺开始无敌》【书彤网】《坏了,被蛇蝎美人捡漏了》《娱乐春秋》《武纪》《坏了,被蛇蝎美人捡漏了》【平凡文学

读者吧【duzheba.org】第一时间更新《穿越到1976年成痞儒》最新章节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温馨提示:按 Enter⤶ 返回目录,按 阅读上一页, 按 阅读下一页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。
穿越到1976年成痞儒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,读者吧只为原作者饮荡吹君的小说《穿越到1976年成痞儒》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饮荡吹君并收藏《穿越到1976年成痞儒》最新章节。
港娱天后1988
港娱天后1988

她被誉为香江第一个偶像,也被称为香江最后一个天后,她一路披荆斩棘,为的不是成为天后巨星,而是击败好莱坞,让华夏文化传播到全世界。

潮洋1 连载 101万字

圣拳!
圣拳!

白枭降临而至,抬起头,不但看到了这个光怪陆离的瑰丽世界,还看到了自己穿越前下载的职业修改器。“消耗副职业【生物机甲师】【秘境学家】【特种催眠师】的所有经验,化作百万潜能点,全部提升修改主职业【格斗家】!”“我……得到了金色究极职业【武斗之神】!”世界最大都市群,暴雨之夜。地面上,无数杀人鬼和格斗家生死相搏,海量的金属机甲和生物甲胄爆炸自毁。鲜血和火焰揉杂,一切陷入了原始的暴力和混乱。高塔顶端,白枭

灰色墓碑 连载 113万字

非常权途
非常权途

关于非常权途:从小小秘书到书记,调岗离任,明升暗降,一路沉浮,于波涛汹涌之中左右逢源,抓住每一个契机,扶摇直上……

沧海而立 连载 553万字

1978合成系文豪
1978合成系文豪

【知青】+【象棋】=短篇小说《???》......江弦穿越到文学最璀璨的1978年,并觉醒“灵感合成系统”。合成灵感,即可获得文学作品。老天爷追着喂饭,他跟着一脚踏入文学圈子,一作成名!从此文坛,有了绕不开的一个存在与永在。游走于尚未辞世的文豪之间,与儿时曾仰望的星辰平起平坐。当人上人,做爹中爹。在虚伪的大雅中,玩了命地俗。爱就是爱,恨就是恨,钱就是钱。他就是时代主流,他的作品就是精神标杆

好想吃薯片 连载 77万字

华娱之2000
华娱之2000

“受顶包案影响,港岛小天王黯然退场!”“双周一孙,三分天下,华语乐坛新势力!”“新时代华语乐坛的领军人:内地才子周易!”“南周北周,小天王之争愈演愈烈!”“南北双周,谁才是新时代的王?!”“魅力无限,两岸三地女星大多倾心周易,南北双周或已分高下!”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千禧年初,华语乐坛正式开启新一代诸神混战模式。刚学完粤语,与朋友交流切磋完球技的周易看着手头上这几份由经

河狸的米饭 连载 138万字

[都市] 绝世神龙 风和树叶
[都市] 浮萍 幸运草__
[都市] 炮灰:女友前世是病娇小男娘 月色下的黑巧
[都市] 重生93:拎着麻袋去捡漏 金生水起
[都市] 一人:拘灵遣将?亢金龙娘! 天梯守门员
[都市] 凡人的平凡一生 如流星划过
[都市] 转世到香港之我是明星 千叶杏奈
[都市] 穿的每个世界主角都有病怎么办 什么笔名不会重复
[都市] 踏准风口成巨富 风起云淡
[都市] 神级傻婿 一只小蜜蜂
[都市] 全球资本家:从大学开始当首富 我的外挂有点猛
[都市] 回档:换个姿势再来一次 咖啡就蒜
[都市] 穿越七零,我带着养子跑路了 狐狸爱吃素

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,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,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。

Copyright © 2025 读者吧 All Rights Reserved.

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

Copyright © 2025 读者吧

本页面更新于2025-05-01 15:43:4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