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章

山娃少年24

知青们从来没有感受到过这样生活艰辛的家庭。他们生活在天津大城市,饭来张口,衣来伸手,从来没有感到生活上的困难和忍饥挨饿的滋味。他们甚至连麦苗和韭菜都分不清,栗子是树上长的还是地里长的都不知道,谷子苗和杂草也无法区分。在做饭时,熬粥开锅了,不知道把锅盖掀开,而是硬往上面压砖头儿,结果,粥汤溢出了锅沿儿,流了满地都是。让人哭笑不得,笑话百出不止。邓老虎儿和美人鱼怀着沉甸甸的心情,离开了山娃家。

山娃送走了知青哥哥和姐姐,又干起了家务活。他深深知道,多年的学习能够坚持下来,虽然靠奶奶和妈妈的理解和支持,但更重要的是自己在不耽误学习的情况下,来分担家里的农活和家务活。特别是家里没有柴禾烧,是他的最重要的任务。他与北院的光红、光斌哥俩,从小就在一起,辈分上叫爷爷,实际上,光红大他三岁,光斌与他同龄,天天起早贪玩的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去北山割柴。北山除了北大槐山,还有东水沟和西水沟,还有南沟和庙岭梁,全都留下了山娃他们的脚印。第一茬清杖子柴禾割完了,山娃又和东胡同里的赵玉勤、赵玉满一起,也属于爷爷辈分的,但年龄比他大两三岁,远去20多里路的西窝铺的小岭西沟去割柴禾,因为那里山高路远,去割柴禾的人少,所以,荆稍、铁丝儿、蚂蚱退儿、逼逼祥、榛子桔、黄蒿等各种各样的柴禾,应有尽有。一到星期天,早上4点就走,中午推着两背柴禾回来,下午1点又去第二趟,晚上6点回来。山娃和伙伴们学会了长途作战的本领,从不掉队。自己准备了带镰、裤镰两种镰刀,困柴禾的绳子也有七八条,每条绳子头儿上还拴着自己制作的锔子,小推车和背架也是必不可少的。全副武装,一天两趟。回来后还要晾晒,干燥了以后才能用来烧柴。西院的二奶奶,非常赞叹山娃有出息,能吃苦,比他们的儿子蓝锁儿强。逢人就讲:

“看看山娃我大孙子,多有出息,从来不用妈妈逼着割柴禾去,像小毛驴似的,没早没晚的割柴禾,攒了一大剁,比我们蓝锁儿可强多了。他猴懒猴懒的,打着骂着才去割一把柴禾回来!”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读者吧【duzheba.org】第一时间更新《两代人的爱情》最新章节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温馨提示:按 Enter⤶ 返回目录,按 阅读上一页, 按 阅读下一页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。
两代人的爱情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,读者吧只为原作者永道信息凯歌的小说《两代人的爱情》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永道信息凯歌并收藏《两代人的爱情》最新章节。
山野小闲农
山野小闲农

一个普通的景观设计狗,奇遇得到随身空间后果断离职,这种抽象甲方我不伺候了!回乡承包荒山,开垦果园,穿梭于广阔大山间,采药、遛狗、钓鱼,闲时养几只灵气的宠物,和家人一起当个逍遥小闲农……

旧梦一俗人 连载 30万字

重回1982小渔村
重回1982小渔村

【这是一个海边人上山下海的日常小说!没有装逼打脸,只有上山下海的悠闲!年代文,日常,赶海,种田,养娃,家长里短,不喜勿入,勿喷!】叶耀东只是睡不着觉,想着去甲板上吹吹风,尿个尿,没想到掉海里回到了1982年。还是那个熟悉的小渔村,只是他已经不是年轻时候的他了。混账了半辈子,这回他想好好来过的,只是怎么一个个都不相信呢……上辈子没出息,这辈子他也没什么大理想大志向,只想挽回遗憾,跟老婆好好过日子,一

一杯冰柠檬水 连载 593万字

重回八零年,赶山也是一种生活
重回八零年,赶山也是一种生活

王安回到了1980年······生活不易,也要放弃前世的浮华,赶山打猎,虽危险艰辛,却自由幸福!!!

木辛三土 连载 253万字

诸天养老从火红年代开始
诸天养老从火红年代开始

绑定养老系统,体验票证生活,艰难岁月也能从容幸福。全部原创剧情,不同的人生,不同的家庭,穿越同样的火红年代。

暗石 连载 306万字

国民法医
国民法医

尸体:请问你礼貌吗?

志鸟村 连载 463万字

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,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,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。

Copyright © 2025 读者吧 All Rights Reserved.

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

Copyright © 2025 读者吧

本页面更新于2025-04-25 00:29:47